2015年统计师考试分享:统计分析的步骤

来源:本站原创 2015/8/20 15:20:23【中华考试网校

  统计分析的一般步骤

  统计分析的步骤一般包括选题、拟定分析提纲、选择分析指标并确定分组标志、搜集和整理资料、进行分析研究并归纳分析结果、撰写统计分析报告。

  1. 选题

  (1) 选题的意义

  选题,是指通过对客观现象的观察,或通过对统计资料的初步分析,选择出所要研究的对象,确定研究目的和范围,规划主题思想和基本内容。

  选题对于统计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选题在人们对客观现象的认识中,是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的联结点,它既表现为已知的,是在已往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,又表现为未知的,是有待于即将开始的统计分析活动来解决的;它既可以反映现有认识的广度和深度,又体现了向未知领域探索的广度和深度。一个好的选题既体现了分析者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,又可以体现统计分析价值之所在。

  在专题分析中,选题往往标志着统计分析的开始。

  (2) 选题的要求

  ① 选题要切合实际

  ② 选题要解放思想

  ③ 选题要新颖独到

  ④ 选题要有针对性

  ⑤ 选题要切实可行:既要考虑“价值”,还必须考虑“可能”,即主观和客观上是否具备一定的条件。

  2. 撰写分析提纲

  分析提纲是进行比诸分析前的一种设想,它包括:分析目的和要求;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;分析指标体系;分析所需的资料以及资料来源取得的方式;分析所用的方法;分析结果的表达形式等。

  (1) 统计分析指标体系的类型

  统计分析指标体系的类型依分析对象和分析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,有些简单、甚至可以只有一个指标,有些复杂,甚至包含几十个或上百个指标。

  (2) 建立统计分析指标体系应遵守的一般原则

  建立指标一般应注意的原则。

  其一,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紧扣选题。

  其二,要注意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。全面性是指指标的选择应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分析对象的全貌,系统性是指指标体系之间要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,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罗列。

  其三,要讲求简洁有效。

  其四,要注意指标的敏感性。

  其五,要注意指标的可行性。

  (3) 统计指标的选择方法

  一类是定性方法,另一类是定量方法。

  定性方法中常用的,也是效果较好的方法是专家评判法。

  定量方法中常用的方法是试算法,即通过历史资料的试算来判断指标的有效性。还有一种定量方法是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对指标进行选择,并借助于系统聚类法来实现。

  3. 搜集和整理资料

  统计分析是以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的,符合要求的统计资料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前提条件。

  一般说来,统计分析多应用现成统计资料,统计工作者具有利用现成的统计资料的得天独厚的条件,但随着分析的深化,补充搜集资料也是常有的事情。

  统计分组的简单分组、平行分组与复合分组之分,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组标志套迭起来分组叫复合分组。

  选择资料要注意的问题有:

  (1) 资料的可信度

  (2) 资料的一致性

  (3) 资料的计量水平

  根据统计资料反映研究对象具体、详细的程度,可以把它划分为不同的水平。通常,我们把计量水平从低到高划分为:列名水平、顺序水平、间隔水平和比率水平。

  ① 列名水平:是四种计量水平中最低的一种计量水平,它表现为用一些数字或符号将资料进行简单的排列或分组。列名水平不能计量,也不涉及尺度,更不允许对这些数字进行运算。

  ② 顺序水平:是比列名水平高一级的计量水平,它不仅能将资料进行排列或分组,而且还能给出资料之间的等级关系。但不能说明各等级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少。

  ③ 间隔水平:是比顺序水平更高一级的计量水平。它不仅能区分资料的等级关系,而且还能具体地计算它们之间的绝对差距。

  ④ 比率水平:比率水平是最高一级的计量水平。它除了具有以上三种计量水平的全部特点外,还可以计算数值之间的比率。

  这四种计量水平反映了对研究对象的计量由粗略到精确的过程。较高的计量水平可以反映较低计量水平的事物,但是较低计量水平不能反映具有较高计量水平的事物。

  4. 进行分析研究并归纳分析结果

  在掌握丰富资料的基础上,运用统计分析方法,进行系统周密的分析研究,并归纳分结果,找出事物的规律,这是统计分析工作中的中心环节。

  5. 撰写统计分析报告

  统计分析报告是对统计分析过程及结论进行表述的文章,是统计分析最终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。

   全新4K超高清大屏,配备最优秀的、最权威的老师团队!中华考试网校--国职业教育领导者!欢迎您的加入!